軟件測試實用指南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知識管理交流
→『 技術文檔交流 』
第1章 軟件測試引論 1.1 質量和質量認識論質量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客戶不可能去購買一個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生產廠商如果生產出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就不可能賣出去。因此,有不少人說質量是決定產品存在的價值,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那么,什么叫質量呢? 質量這一概念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觀念,對質量的定義就會不同。拋開這些因素,舉例說明?!掇o海》和《辭源》中,把質量解釋為“產品或工作的優(yōu)劣程度”。世界著名質量管理專家Juran博士,在他的經典著作《質量控制手冊》中,把質量定義為“產品在使用時能成功地適合用戶目的的程度”。再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把質量定義為:“反映實體(可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如活動、過程、產品、組織、體系或人,以及它們各項的任何組合)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總和”。那么,人們是如何認識質量的呢? 狹義的質量概念就是產品質量。所謂產品質量好,往往被人們認為生產出最佳產品,即在盡可能充分利用現代生產技術水平的條件下,制造出最好的產品。而且,所謂“好”,常常僅從產品性能著眼。這種概念不能反映質量的全部內容。 廣義的質量概念包括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兩個組成部分,即全面質量。它既要反映客觀的要求,又要考慮到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在這里,需要對產品作一解釋,產品可分為4種類別,即硬件、流程性材料、軟件和服務。硬件是不連續(xù)的具有特定形狀的產品,如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流程性材料是將原料轉化為某一預定狀態(tài)的有形產品,如流體、氣體、粒狀、塊狀、線狀或板狀,其典型的交付方式有桶裝、袋裝、罐裝、瓶裝或通過管道;軟件是通過支持媒體表達的信息所構成的一種智力創(chuàng)作,軟件的形式如概念、信息、程序、規(guī)劃、記錄、計算機程序等,可見此處的軟件是泛指,不單指計算機軟件;服務是為滿足客戶的需要,供方和顧客之間在接觸時的活動,以及供方內部活動所產生的結果。因此,產品的提供和使用可構成服務提供的一部分。服務可以與產品的制造和提供相關聯。當然,服務亦需投入資源和活動,也是一種價值的增值。 影響質量的因素是什么?其包括5大因素:人、材料、設備、方法和環(huán)境。顯而易見,人的因素第一,有了人的主動性、對質量的深刻認識,就會非常重視質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材料也非常重要,半導體的收音機和集成電路的收音機取材不同,質量也就有天壤之別;設備的先進程度和工作狀態(tài)的好壞也能夠深刻影響產品質量;方法包含內容更廣泛,它可以是生產方法、設計方法、管理方法、檢驗方法,這就是技術因素;環(huán)境也非常重要,集成電路的生產就與環(huán)境密切相關,如塵埃就能決定集成電路塊是否報廢。 任何一個機構,都必須確定質量目標,質量目標就是產品和工程質量在一定時間內可達到的水平,產品和工程質量目標的制訂需做3個方面的調查。 (1)用戶對開發(fā)新產品或改進老產品的意見和要求,包括產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價格、使用維修、外觀包裝和運輸儲存等。 (2)生產過程中老產品曾經出現過的問題及新產品開發(fā)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 (3)國內外有關的技術與經濟情況。 制定質量目標還需考慮成本的增加。任何一個產品或者工程項目,其價格是由銷售成本所決定的,銷售成本包括生產成本、質量成本和利潤。就質量成本而言,包括損失成本、檢驗成本和預防成本。損失成本是因產品未能達到質量要求而造成的各項損失費用,一般包括內部損失(如報廢、返修、降級等)和外部損失(如拒收、索賠、聲譽破壞等);檢驗成本是用于檢驗產品質量所需的各項費用;預防成本是用于預防產生不良產品所需的各項費用,如員工培訓、質量管理開銷、檢測設備購置等。 現在人們不僅從技術層面上去思考產品質量,也從質量管理的角度去思考產品的質量保證,ISO 9000、CMM等都可以看作質量管理所引發(fā)的對機構在質量保證方面的考核。所謂質量管理就是為保證和提高產品或工程質量所進行的調查、計劃、組織、協(xié)調、控制、檢查、處理及信息反饋等各項活動的總和。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則包括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并在質量體系中通過例如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使其實施全部管理職能的所有活動。質量體系是為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質量策劃是確定質量以及采用質量體系要素的目標和要求的活動,包括產品策劃、管理和作業(yè)策劃,以及質量計劃的編制和質量改進的準備工作;質量控制是為達到質量要求所采取的作業(yè)技術和活動;質量保證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表明實體能滿足質量要求,而在質量體系中實施并根據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活動;質量改進是為向本機構及其顧客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個機構內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動和過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種措施。有關這些概念的認識,讀者可以參考清華大學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軟件企業(yè)ISO 9000質量體系的建立和認證》一書。 1.2 軟件產品和其他產品的差異1.1節(jié)中所講的產品包括4種類別,其中的軟件還不是單指計算機軟件,其范圍亦大得多。自從1968年提出軟件工程這一概念以來,就希望能夠借助傳統(tǒng)的工程方法來研發(fā)出軟件產品。因此,軟件產品在某些方面的確相似于其他工程中的有形產品,但畢竟不相同,它們之間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別。所以,在軟件工程中,人們認識到不能夠簡單地把一般工程中的知識、方法和技術直接應用到軟件工程上來。那么軟件產品和其他產品有什么不同呢? (1)軟件是邏輯產品而不是實物產品??梢源致缘卣f軟件不是有形產品,磁盤、集成電路塊只是軟件的載體。這一事實就意味著費用集中在研制開發(fā)上而不在生產上。當然,由于是邏輯產品,軟件就不會用壞、磨損、老化,而且可以不斷地改進、優(yōu)化,其可靠性由邏輯確定。開發(fā)軟件在許多方面更像進行數學證明,可是軟件產品的評價卻主要決定于它們在問題求解中是否有用,而不是決定于抽象的正確性判定標準。換句話說,開發(fā)軟件產品時主要使用的是工程標準,而不是數學標準。 (2)由于軟件是邏輯產品,使得它的功能只能依賴于硬件和軟件的運行環(huán)境,以及人們對它的操作,才能得以體現。沒有計算機相關硬件的支持,軟件難有實用價值。同樣,沒有軟件支持的計算機硬件,也只是毫無使用價值的機器。軟件與硬件的密切相關的程度是一般工程所沒有的。 (3)對軟件產品的要求比一般有形產品要復雜。其一,軟件產品要完成的多種多樣功能,用戶難以清晰、準確地表達。憑此一項,軟件系統(tǒng)的復雜性可以比得上歷史上任何一個工程項目:即使保守估計,一個100萬條匯編語句的軟件,至少有1萬個分功能,其中每一個分功能至少可以用兩種不同方式制定。所以,在功能上,軟件設計者也得要從210000(相當于103000)種功能組合中進行挑選。其二,對軟件產品的要求,如可靠性、易移植性、易使用性等是隱含的,也是難以表達的,而且也缺少度量的具體標準,和有形產品的質量檢驗的精度相距甚遠。其三,軟件設計不僅涉及到技術復雜性,也涉及到管理復雜性。 美國Hetgel曾講過,當他負責一個軟件研制小組時,認為關鍵的問題是方法學問題;當他負責50人的軟件開發(fā)項目組時,逐漸理解到除方法學之外,程序文檔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后來他又領導200人的軟件開發(fā)項目組時,他的認識又有了變化,認識到最關鍵的問題是管理問題。這是很有代表性的認知過程。即使在今天軟件工程已有很大進展的情況下,許多人都不愿意去領導一個龐大的項目組。能像其他工程項目那樣進行規(guī)?;a并非易事。 (4)在軟件設計時發(fā)生的復雜性,引起的軟件特征包括4方面。其一,功能的多樣性。軟件提供的功能比一般工程產品提供的功能更加多種多樣,以致用戶一時難以掌握。為此,使用軟件產品,往往還會伴隨一個培訓任務,而且軟件產品的用戶手冊還不一定能全面描述其功能。其二,實現的多樣性。對軟件產品的要求不僅僅包括功能和性能要求,還必須包括在符合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各種實現中作出選擇,更有實現算法上的優(yōu)化帶來的不同,所以實現上的差異會帶來使用上的差異。其三,能見度低。要看到軟件進度比看到有形產品的進度難得多,這里涉及到如何使用文檔(document)表示的概念能見度,這又為軟件管理復雜性增加難度。其四,軟件結構的合理性差。結構不合理使軟件管理復雜性隨著軟件規(guī)模增大而呈指數增長,換句話說,軟件規(guī)模的增長所引起的管理復雜性成了設計的難題。總之,前兩方面屬于技術復雜性。后兩方面屬于管理復雜性。為了控制軟件復雜性,人們進行了各種研究,這在一般工程中是前所未有的。 (5)任何一種工程,在其年輕時代總是人工密集的,而到其成熟時期卻成為資金密集的。但是軟件工程卻也有它自己的特點,盡管今后可能有許多活動可以自動化,而軟件的資金密集程度終究會比其他工程學科中的資金密集程度高,其中包含更多的人的成分,可以說軟件工程是智力密集型。從而,它的知識產權保護就顯得極為重要,軟件本身會越來越值錢,逐步體現出它應有的價值。 1.3 軟 件 質 量1.2節(jié)討論了軟件產品與其他產品的差異,那么軟件產品質量與其他產品的質量有沒有區(qū)別呢?先來看軟件質量的定義:反映軟件系統(tǒng)或軟件產品滿足明確或隱含需求的能力有關的特性總和。其含義有四:其一,能滿足給定需要的性質和特性的全體;其二,具有所期望的各種屬性的組合程度;其三,顧客和用戶覺得能滿足其綜合期望的程度;其四,確定軟件在使用中將滿足顧客預期要求的程度。簡言之,軟件質量是軟件一些特性的組合,它依賴軟件的本身。 對于軟件質量有多種不同的視面。用戶主要感興趣的是如何使用軟件、軟件性能和使用軟件的效用,特別是在指定的使用環(huán)境(context)下獲得與有效性、生產率、安全性和滿意度有關的規(guī)定目標的能力,即使用質量。開發(fā)者負責生產出滿足質量要求的軟件,所以他們對中間制品和最終產品的質量都感興趣,當然開發(fā)者視面也要體現軟件維護者所需要的質量特性。對于管理者也許更注重總的質量而不是某一特性,必須從管理準則,如在進度拖延或成本超支與質量提高之間進行權衡,以達到用有限的人力、成本和時間使軟件質量達到優(yōu)化的目的。 保證軟件質量基本上可用兩種途徑來實現,一種是保證生存周期過程,另一種是評價軟件最終產品的質量。這兩種途徑都很重要,且都要求有一系統(tǒng)來管理質量,該系統(tǒng)應確定管理對質量的保證,指明其策略以及恰當的詳細執(zhí)行步驟。前者是采用ISO 9001質量體系——設計、開發(fā)、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或者CMM——能力成熟度模型,或者ISO 15504軟件過程評估(也稱為SPICE,即軟件過程改進和能力確定)等方法來取得滿足質量要求的軟件。后者是把軟件產品評價看作軟件生存周期的一個過程,目標就是讓軟件產品在指定的使用環(huán)境下具有所需的效用,可以通過測量內部屬性,也可以通過測量外部屬性,或者通過測量使用質量屬性來評價。 軟件質量管理 經濟地實現符合用戶要求的軟件質量或服務的方法體系及其一系列活動,具體包括確定質量方針和目標、確定崗位職責和權限、建立質量體系(如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并使之有效運行等所有活動。任何一個機構,要想使自己提供給用戶的產品達到并保持一定的質量水平,都必須進行嚴格的質量管理。對于一個軟件機構來說,也必須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目前能被大家接受和公認的是基于軟件生存周期過程的質量管理,包括ISO 9001、CMM、ISO 15504等都是屬于這種類型,如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較全面地描述和分析軟件機構的軟件過程能力的發(fā)展程度,建立了一個描述軟件機構的軟件過程成熟度的分級標準和框架。軟件過程能力是描述遵循一個軟件過程而得到期望結果的程度,軟件過程成熟度是指一個具體的軟件過程被明確定義、管理、控制其實效的程度。利用能力成熟度模型,軟件機構可以評估自己當前的過程成熟度,并通過提出更嚴格的軟件質量標準和過程改進,來選擇自己的改進策略,以達到更高一級的成熟程度。軟件產品評價需要策劃和管理,從而也是管理職能中的一個部分。 軟件質量模型 一個框架,它規(guī)定了內部和外部質量的質量模型與使用質量的質量模型,以及它們在軟件生存周期中的關系。內部和外部質量的質量模型將軟件質量屬性分類為6個特性,即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易維護性和易移植性,并進一步細分為27個子特性,從而構成一個有層次的樹狀結構,結構的最高層由質量特性組成,最低層則由軟件質量屬性組成。使用質量的質量模型將軟件質量屬性分類為4個特性,即有效性、生產率、安全性和滿意度。獲得軟件的使用質量依賴于所取得的外部質量,而取得的外部質量依賴于獲得必要的內部質量,所取得的內部質量又依賴于生存周期中所規(guī)定的過程的質量。同樣,為了獲得所需的使用質量,就有助于確定外部質量需求,從而有助于確定內部質量需求,進而有助于確定過程的質量。 軟件質量特性 功能性: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時,軟件產品提供滿足明確和隱含需求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時,軟件產品維持規(guī)定的性能級別的能力; 易用性: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時,軟件產品被理解、學習、使用及其吸引用戶的能力; 效率:在規(guī)定條件下,相對于所用資源的數量,軟件產品可提供適當性能的能力; 易維護性:軟件產品可被修改的能力,修改可能包括修正、改進或者適應環(huán)境、需求和功能規(guī)約的變化; 易移植性:軟件產品從一種環(huán)境遷移到另一種環(huán)境的能力; 有效性:軟件產品在指定使用環(huán)境下,使用戶準確、完整地獲得規(guī)定目標的能力; 生產率:軟件產品在指定使用環(huán)境下,使用戶花費合適的與有效性相關的資源數量的能力; 安全性:軟件產品在指定使用環(huán)境下,獲得可接受的損害人類、商務、軟件、財產或環(huán)境風險級別的能力; 滿意度:軟件產品在指定使用環(huán)境下,使用戶滿意的能力。 軟件質量度量 能被用來確定軟件系統(tǒng)或軟件產品某屬性值的一種測量方法或測量尺度。測量尺度可以根據滿足不同程度的需求細分為多個級別,如劃分為兩級,不能令人滿意的和令人滿意的;如劃分為4級,包括超出需求、達到目標、可接受的最低級別和不可接受的。軟件質量度量有內部度量、外部度量和使用質量的度量3種。內部度量可應用于在設計和編碼期間的非執(zhí)行軟件產品(如設計規(guī)約或源代碼),能提供給用戶、評價者、測試員和開發(fā)者評價軟件質量,并盡早地發(fā)布質量問題。外部度量是通過測試、操作和觀察可執(zhí)行軟件,能提供給用戶、評價者、測試員和開發(fā)者評價軟件質量。使用質量的度量是在指定使用環(huán)境下,測量有效性、生產率、安全性和滿意度達到所規(guī)定的目標的程度。 最初由Rubey和Hartwick于1968年提出了一些屬性的測量方法,但未建立質量度量體系。Boehm等人于1976年提出了定量地評價軟件質量的概念,并提出了60個質量度量公式,并首次提出了軟件質量度量的層次模型。1978年Walters和McCall提出了從軟件質量要素、準則到度量的3層次軟件質量模型,將質量要素降到11個。上海計算機軟件中心于1988年提出了軟件質量評價體系,由6個質量特性和22個評價準則,以及眾多的度量和度量元構成了一個4層次樹狀模型,并提出了評價準則與質量特性的關系和應用策略。國際標準化組織于1991年制定了ISO/IEC 9126-1991標準,給出了6個特性和21個子特性,又于1994年開始對ISO/IEC 9126修訂,直到2001年才完成修訂工作,現已被兩個系列標準 “ISO/IEC 14598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和“ISO/IEC 9126 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所 取代。 軟件質量評價過程 由于評價的出發(fā)點不同,可分為3種評價過程:其一,開發(fā)者用的過程,計劃開發(fā)新產品或增強現有產品時為了預測最終產品質量指標;其二,需求方用的過程,計劃獲取或復用某個已有產品時,為了決定接受產品或者從眾多可選產品選擇某個產品;其三,評價者用的過程,應開發(fā)者、需方或其他機構的請求,對產品進行獨立評估,它們通常是第三方機構。不論哪一種評價過程,都是首先要確立評價需求,然后是規(guī)定評價、設計評價和執(zhí)行評價等活動。確立評價需求應確立評價目的,確定產品類型(中間制品、最終產品),規(guī)定質量模型;規(guī)定評價包括選擇度量、建立度量評定等級、確立評估準則;設計評價包括制定評價計劃;執(zhí)行評價包括進行度量、與評估準則相比較,評價結果。 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已經有人討論大型軟件開發(fā)項目的組織管理問題。隨著軟件工程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人們認識到軟件產品和軟件項目的開發(fā),不完全取決于軟件開發(fā)方法。與程序的復雜性和系統(tǒng)的復雜性相比,前者已得到較大的緩解,更重要的是后者。如進度推遲、經費超支、質量差、軟件人員不稱職,均與管理有關。自20世紀80年代初,軟件界就關注“軟件過程”。1984年10月在美國召開的第一屆國際軟件過程討論會,正式提出了“軟件過程”的概念。1991年9月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標準化委員會制定了“軟件生存周期過程開展”標準。1994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制定了“軟件生存周期過程”標準草案,1995年正式公布了“ISO/IEC 12207-1995 信息技術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國際標準。同時,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制定了ISO 9000簇標準,共有27個標準。其中有一個“ISO 9000-3 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第3部分”,主要針對軟件開發(fā)、供應、安裝和維護中的使用指南,其1997版替代了1993版,內容已大多數和ISO/IEC 12207-1995相吻合,讀者可以參考清華大學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軟件企業(yè)ISO 9000質量體系的建立和認證》一書。 20世紀80年代中期,IBM在Watts S.Humphrey的指導下,Ron Radice等人將成熟度框架首次應用于軟件過程,并由Humphrey于1986年將此成熟度框架帶到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CMU/SEI)。 應美國聯邦政府要求,為其提供一個評價軟件開發(fā)商能力的方法,1986年11月,CMU/SEI在MITRE公司的幫助下開始設計過程成熟度框架,以此幫助軟件機構改進他們的軟件過程。1987年9月,CMU/SEI發(fā)表了一個簡短的軟件過程成熟度框架。其后在Humphrey的《管理軟件過程》一書中進行擴充。書中提出了軟件過程評估和軟件能力評估,和成熟度問卷,用于評估軟件過程成熟度?;谶@些設想,由Jim Withey,Mark Paulk和Cynthia Wise在1990年推出了最早的草案。1991年8月Mary Beth Chrissis和Bill Curtis幫助Mark Paulk校訂,推出了CMM(成熟度模型)1.1版。 CMU/SEI原先計劃在1997年下半年推出2.0版,1998年推出2.1版。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按計劃推出2.0版。 由于美國聯邦政府的大力推行,CMM模型得到了廣泛應用,CMU/SEI于2001年公布了通過CMM評估的軟件機構共有964家,并對其作了統(tǒng)計分析。目前CMM本身還在向縱深發(fā)展,CMM家族有: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 軟件獲取能力成熟度模型(SA-CMM) 人員能力成熟度模型(People-CMM) 系統(tǒng)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E-CMM) 集成產品開發(fā)能力成熟度模型(IPD-CMM) 個體軟件過程(PSP) 群組軟件過程(TSP) 另外,國際標準化組織為組織軟件過程評價標準的制訂,成立了“軟件過程改進和能力確定(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apability Determine,SPICD)”項目,ISO/IEC JTCI的SC 7分技術委員會于1996年9月正式公布了工作草案,代號為15504,即ISO/IEC TR 155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Process Assessment。 CMM的廣泛采納和成功推廣,推動了軟件及其他學科的類似模型的開發(fā),從而模型繁衍,導致了過程改善目標和技術的沖突。要求的培訓工作有了相當大的增長,部分實踐人員在應用各種不同的模型來實現特定的需要時產生了混淆。針對這種情況,美國聯邦政府、產業(yè)界和CMU/SEI于1998年啟動了“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CMMI)”項目,于2000年第四季度發(fā)布了第一個正式的CMMI,最近的修改是 另外我國也非常重視CMM的研究和應用,目前已經參照CMM1.1版制定國家軍標“軍用軟件成熟度模型”,以及參照CMMI制定行業(yè)標準“ST/T11234 軟件過程能力評估模型” 和“ST/T 11235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1.4 軟 件 測 試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