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晴永久免費OA]Windows 95 的輝煌誕生歷史
1992 年 2 月,Windows 3.1 的研發(fā)即將結束,而 Windows 團隊正忙得不亦樂乎地計劃他們的下一盤大棋。到了 3 月 5 日,他們終于悠哉悠哉地敲定了戰(zhàn)略大計:橫掃桌面、筆記本、移動設備以及時髦的觸控筆設備。至于那些高大上的服務器和工作站?呵呵,那自然是留給了 NT 團隊。此外,他們必須還要重點解決三個“小”問題:用戶界面、硬件支持,以及網(wǎng)絡功能。 Windows 95 背后的戰(zhàn)略考量 90 年代的微軟真是個忙碌的“工作狂”,不停地折騰新項目。僅在那個無所不包的系統(tǒng)部門里就陸續(xù)發(fā)布了很多產品,Windows 3.1(原名 Janus)于 4 月 6 日發(fā)布,MS-DOS 6.0(原名 Astro)于 1993 年 3 月發(fā)布,而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原名 Winball)于 1992 年 10 月發(fā)布。至于 Jaguar,雖然也搗鼓了一陣,但可惜最后并沒有獨立發(fā)布(稍后將詳細介紹)。
接下來,微軟又搞出了一堆帥氣的項目名:Cougar、Panther、Rover、NT 和 Cairo。
這倆搭檔,Cougar 和 Panther,合在一起就成了大名鼎鼎的 Chicago。為了使 Windows 更為穩(wěn)定和高效,Chicago 的 Cougar 部分非常關鍵。除了全新的 32 位保護模式,它還能動態(tài)地加載或卸載設備驅動。還有,它能讓所有 MS-DOS 程序在 Windows 下愉快玩耍,解決了 Windows 2 和 3 的“老毛病”。像是 Command and Conquer 游戲里那些大到令人頭疼的地圖,之前的版本可能會導致 Windows 崩潰,但這一版的 Windows 可以順利恢復。 這些動作對于 Chicago 和整個微軟公司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要知道,在 1992 年的時候,MS-DOS 才是微軟的搖錢樹呢。說到這,你們可知道 Brad Silverberg?雖然他那時候剛剛加入微軟,但這小哥的背景可不簡單:他在 Apple 搞過 Lisa 項目,在 Borland 也混過。到了 1992 年初,他已經(jīng)是 Chicago 項目的項目負責人,而且還是微軟個個人系統(tǒng)部門的高級副總裁!在微軟的一份內部文件中,Silverberg 寫到:
之前提到的這個新版本就是 MS-DOS 6。Silverberg 所提及的新功能包括磁盤整理、磁盤壓縮、防病毒功能、全新的備份系統(tǒng)以及文件傳輸工具。MS-DOS 6 在 1993 年 3 月發(fā)布,并持續(xù)更新至 1994 年 6 月。 我這么說是想呈現(xiàn)出那時的微軟和整個計算機行業(yè)的情境。那時,IBM 兼容的計算機數(shù)量幾乎是其他所有計算機數(shù)量的 80 倍,達到了近 8000 萬臺。上面幾乎都運行著 MS-DOS 或與之相似的 DOS 系統(tǒng),而 OS/2 和 Linux 這樣的系統(tǒng)都是稀有物種。大多數(shù)軟件都在 16 位的實模式下運行。大部分的硬件配置都靠一些小開關,設置得非常精確。而要加載驅動,你得懂得 autoexec 和 load-high 這些技術工具。Windows 3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Windows 3.1 更是如日中天。盡管取得了這樣的成功,而且由于這些成功導致了微軟未來計劃的變動,MS-DOS 仍然在 PC 操作系統(tǒng)市場上有著巨大的領先優(yōu)勢。雖然 Windows 3x 解決了一些問題,但舊系統(tǒng)仍然是主流。因此,盡管 Microsoft 已經(jīng)有了更先進的 NT 系統(tǒng),但他們絕對不能忽視 MS-DOS 的重要性。再加上大部分家用計算機其實并不適合運行 NT。因此,Chicago 必須在中端硬件上為 win16、win32 和 MS-DOS 應用提供最佳體驗,并且其改進必須明顯超過 Windows 3。如果微軟做不到,他們可能會輸給 Digital Research 或 IBM。 最終,為了保持向后兼容性,Chicago 系統(tǒng)中仍保留了一些 16 位的代碼。沒有這些代碼的話,其向后兼容性就不會這么好了?;厥淄?,鑒于 IBM 的 OS/2 能夠運行 DOS 和 Windows 軟件,微軟的這個決策可謂英明之至。 Chicago 的系統(tǒng)架構 Chicago 的架構與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增強的 386 版本)相似,但更加先進和完善。其中包括許多在 32 位保護模式下運行的虛擬設備驅動(VxDs),同時也有運行在虛擬真實模式下的虛擬 DOS 機(VDMs)。這些虛擬驅動既用于實際的物理硬件,也模擬為虛擬機提供設備,同時也服務于其他軟件。而其中三大核心組件 VxDs,即:虛擬機管理器(VMM32.VXD)、配置管理器(CONFIGMG)以及可安裝文件系統(tǒng)管理器(IFM),基本上是 Chicago 的心臟部分。VMM32 主要負責內存管理、處理各種事件、中斷處理、加載和初始化設備驅動、創(chuàng)建虛擬機以及任務調度等。CONFIGMG 則是負責即插即用功能,而 IFM 主要協(xié)調文件系統(tǒng)的訪問,提供磁盤緩沖,并實現(xiàn)了一個 32 位的保護模式 I/O 訪問系統(tǒng),從而無需經(jīng)過 MS-DOS,這一功能首次出現(xiàn)在 386 Windows 3 的版本中。 對于 Chicago,Win32 API 分為三個獨立的模塊,每個模塊都包含兩個組件(一個是 16 位的,另一個是 32 位的)。內存、進程和文件系統(tǒng)的管理都是由它的內核部分 (KRNL386.EXE, KERNEL32.DLL, VWIN32.VXD) 負責的。用戶界面及其各種功能由 "User" 部分 (USER.EXE, USER32.DLL) 負責。對于那些與設備無關的圖形繪制,它由 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也稱為 GDI)(GDI.EXE, GDI32.DLL) 處理,這個功能我們在 Windows 1 版本中就見過了。 與 Microsoft Windows 的其他版本大相徑庭(除了 NT 3,因為它早在 Chicago 之前就已經(jīng)首次亮相了),當啟動 Windows 的時候,MS-DOS 不再常駐內存。所有依賴于 DOS 系統(tǒng)調用的 16 位應用都會被重定向到一個 32 位的 Chicago 例程中。而且,運行在 Chicago 中的 DOS 應用程序,不再需要 MS-DOS 的驅動。那些新一點、為 MS-DOS 兼容環(huán)境寫的 32 位保護模式應用,會在 Chicago 中模擬運行這種保護模式。在早期的 Windows 版本中,你可以看到兩個操作系統(tǒng)似乎是在同一臺電腦上并行運行。但到了 Chicago,它就像一個擁有三種特性的操作系統(tǒng):通過 VDMs 來實現(xiàn)的 DOS、win16 和 win32。的確,MS-DOS 在 Chicago 中推出了新版本,但微軟并沒打算單獨銷售。最初是有這樣的打算,但在某個過程中,這個想法被放棄了。MS-DOS 7 只是作為 Chicago 的一部分,基本上就是個啟動器。而 MS-DOS 7.1 隨后與 Chicago 的更新一同推出。要是其他公司,我猜這事兒根本不可能。大家都知道,MS-DOS 曾經(jīng)是微軟的搖錢機器,但微軟就這么狠心地把這塊金礦扔了,把所有籌碼都壓在了 Chicago 這匹黑馬上。 在 硬核軟件:個人電腦革命的興衰 中,Steven Sinofsky 這樣描述:
裝了 Chicago 系統(tǒng)的 PC 是怎樣打敗 Macintosh 的? 到 1992 年底,Windows 3x 的銷量已破 5000 萬,好得讓微軟幾乎快要拍桌子慶祝了。此時微軟對熟練用戶使用 Windows 的疑難雜癥已經(jīng)了如指掌,但對于新手,他們了解得并不多。剛開始,他們設定的發(fā)布日期可謂是勇氣十足(計劃 18 個月,但沒達標),這讓負責設計新界面的團隊感到壓力山大,畢竟他們要打造的是超越 Macintosh 的 PC 系統(tǒng)。這幫人由大約 24 人組成,其中一半是設計師,一半是程序員。他們清楚,按部就班的傳統(tǒng)開發(fā)方式會拖慢進度,所以選擇了迭代開發(fā)。他們會提出一個想法,實施它,對其進行用戶測試,接收反饋,然后再重復這個過程。團隊成員 Kent Sullivan 分享了他們的目標:一是讓計算機小白更輕松上手 Windows,二是讓經(jīng)常使用 Windows 3.1 的用戶體驗更流暢。首批的用戶體驗研究在 Microsoft 實驗室完成,幾位初、中級用戶來試玩新系統(tǒng),并給出了各種反饋。例如,他們會回答:“你覺得如何?”或者“十分鐘后,你知道怎么操作 X 功能嗎?” 最終,他們反復調整,終于才完美呈現(xiàn)開始菜單、任務欄和文件對話框。而打印和幫助功能也被翻來覆去地修改了好幾遍。開發(fā)后期,微軟推出了公測版,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反饋。這個 Chicago 公測版售價 49.95),內容壓縮在 37 張軟盤里。因此,Chicago 成為了微軟有史以來最受用戶熱議的產品。 1994 年底,微軟終于給 Chicago 版本確定了發(fā)布名稱:Windows 95。當這個版本趨于完善時,它的整體設計和用戶體驗也已基本確立。 微軟為了推廣這個系統(tǒng),展開了其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宣傳活動。他們花了 3 百萬美元(相當于 2023 年的 620 萬美元)來購買 Rolling Stones 的歌曲“Start Me Up”的版權,用這首歌為背景音樂做了一個與開始菜單相關的廣告。而且,他們還邀請了 Jennifer Aniston 和 Mathew Perry 來主演 一個網(wǎng)絡喜劇,并用 Windows 的標志色彩照亮了整個紐約帝國大廈,更是在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上掛起了長達 330 英尺的巨大橫幅。此外,在各大雜志和電視節(jié)目中,他們的廣告也是鋪天蓋地。 Windows 95 對整個計算機行業(yè)的影響 1995 年 8 月 24 日這一天,微軟推出了 Windows 95,當時的售價為 210)?!都~約時報》對此次發(fā)布盛況如此評價:“這是計算機產業(yè)歷史上最引人注目、最瘋狂、最昂貴的一次產品發(fā)布。” 早在此之前,Windows 3 就已經(jīng)讓西方社會步入了科技時代(幾乎每家大型新聞機構都配備了科技報道記者,同時科技領域也涌現(xiàn)出大量的專業(yè)媒體),并在 Windows 95 發(fā)布前就已成功售出 1 億份。而 Windows 95 則進一步加強了這個趨勢。 全球各地,人們爭相排隊,等待零點 Windows 95 的發(fā)布。僅僅四天,Windows 95 就賣出了 100 萬份。令人震驚的是,第一年的 Windows 95 銷量就達到了 4,000 萬份。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 Windows 95,銷售數(shù)據(jù)更是破天荒,那么它到底有多火呢?Microsoft Windows 95 開啟了計算的新紀元,其方式可謂相當革命性。它支持“即插即用”,且銷量史無前例,直接導致老古董 ISA 逐漸被邊緣化,成為了歷史。而原來復雜的跳線和 dip 開關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圖形界面簡單安裝驅動的 PCI 成為了新標準。那些老舊的應用程序很快就不復存在,而 32 位的 win32 應用程序成為了大家的首選。隨著加入了 Internet Explorer 更新(或是通過 Plus! 擴展包)的 Windows 95 版本的推出,微軟把互聯(lián)網(wǎng)帶給了每一個人。同時,運行 Windows 95 的個人電腦確立了這個操作系統(tǒng)的統(tǒng)治地位,統(tǒng)一了整個家庭計算領域,讓 Amiga、Atari ST、BeBoxes 乃至 Macintosh 這些品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好在微軟看在老朋友的份上,幫了 Apple 一把,Apple 才幸存了下來。即使是那些所謂的高端工作站品牌,都沒能擋住 Windows 95 的洪荒之力。Windows 95 的 32 位計算推動使得工作站和普通家用電腦之間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隨后,像 SGI、Sun 和 DEC 這些大牌也逐漸被性能相對普通的 Windows 電腦超越。而操作系統(tǒng)的另一個有趣的轉變是,原本的 PC 游戲現(xiàn)在都變成了 Windows 游戲,不過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本文作者:米開朗基楊 本文鏈接:https://www.cnblogs.com/ryanyangcs/p/17782438.html 版權聲明:本作品采用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yè)性使用-禁止演繹 2.5 中國大陸許可協(xié)議進行許可。 該文章在 2023/10/28 10:08:09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