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7年為例,年資8年以上員工,只要自愿提辭呈,就可獲得與年資相對應的賠償金,最低人民幣20萬元起跳。辭職后如愿意繼續(xù)留在公司,華為也會再次聘用,雖然既有股份不變,但職位與年資均按照該年的績效重新計算。
臺灣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李瑞華認為,臺灣的企業(yè)可以通過認識華為而有所反思。為什么你需要了解華為,以及華為的創(chuàng)辦人任正非?因為任正非在短短26個年頭里,創(chuàng)造了全球企業(yè)都未曾有的歷史。
它走得最遠!如果沒有華為,西伯利亞的居民就收不到信號,非洲乞力馬扎羅火山的登山客無法找人求救,就連你到巴黎、倫敦、悉尼等地,一下飛機接通的信號,背后都是華為的基站在提供服務。8千米以上喜馬拉雅山的珠峰,零下40℃的北極、南極以及窮苦的非洲大地,都見得到華為的足跡。
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被譽為臺灣的成吉思汗;而在中國大陸,享有這樣的聲譽,帶著部隊征服全世界的,非任正非莫屬。
它給的最多!華為的成功,許多人歸諸于中國政府的支持,實際上,最支持任正非的是15萬華為員工。因為任正非用了中國企業(yè)中史無前例的獎酬分紅制度,98.6%的股票,都歸員工所有,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只占了1.4%,造就了華為式管理的向心力。李瑞華在1994年就開始接觸到華為,對于華為的敢給,他的評價是,“把餅做大比占有大部分更好的智慧和心胸,甚至跟比爾·蓋茨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SECTION>中國最國際化企業(yè)——七成營收來自海外,全球逾500客戶它是一家百分之百的民營企業(y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yè)中唯一一家沒上市的公司。根據(jù)《財富》的報告,它在2013的年營收達到349億美元,超過愛立信的336億美元,成為全球通信產(chǎn)業(yè)龍頭。
它的營收,7成來自海外,比聯(lián)想集團的4.2成還要高。《經(jīng)濟學人》指出,華為在150多個國家擁有5百多名客戶,超過20億人每天使用華為的設備通信,也就是說,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華為的服務。即使4G技術領先的歐洲,華為也有過半的市占率。
它的技術研發(fā)能力,也超越一般人對中國企業(yè)的想像。華為擁有3萬項專利技術,其中有4成是國際標準組織或歐美國家的專利。《經(jīng)濟學人》指出,華為已是電信領域的知識產(chǎn)權龍頭企業(yè)。
放眼世界500強企業(yè),9成的中國企業(yè)是靠原物料、中國內(nèi)需市場等優(yōu)勢擠入排行,但華為,卻是靠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場經(jīng)營績效獲得今天的地位。當過去的通訊產(chǎn)業(yè)巨擘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都面臨衰退危機時,它卻在過去10年間年年成長。環(huán)境設計像Villa——展示廳如美術館,餐廳供5國料理《商業(yè)周刊》獨家受邀,在3個月內(nèi)前往華為總部深入訪談三次。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個令人震撼的場景。這也是全球媒體中首度能夠這么密集貼近華為總部的一次。連接深圳城內(nèi)城外的高速公路,綠色指標上岔路左右寫著“富士康”、“華為”。臺灣與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大科技廠商,隔著一條大馬路相望。
車子一開進華為園區(qū),綠意盎然猶如大安森林公園,綠化程度居然高達40%以上。負責接待的人員說,任正非2012年剛把所有的樹修剪過一遍。園區(qū)中心竟然還有一個湖。
走進建筑物里更令人驚訝,環(huán)境設計有如Villa般的員工訓練中心,博物館般的辦公室,美術館般的展示廳,以及三大洋、五大國料理的員工餐廳。一瞬間以為來到了美國硅谷,連路上的員工都是邊走邊討論得很起勁,整個園區(qū)充滿了如大學城般活力與干勁。
任正非把華為這個部隊,從創(chuàng)業(yè)時的人民幣2萬元,沖到2013年預估349億美元營收,成功的關鍵有兩項:員工關系、客戶關系。這個部隊敢沖、敢拼,就在于華為有7萬名把自己當老板的員工。1、“肯給”——養(yǎng)出最拼團隊,有員工一年就拿120萬元股利
華為沒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創(chuàng)辦人任正非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除了不能表決、出售、擁有股票之外,股東可以享受分紅與股票增值的利潤。并且,每年所賺取的凈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
2010年,華為凈利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人民幣238億,配出了一股人民幣2.98元的股息。若以一名在華為工作10年績效優(yōu)良的資深主管,配股可達40萬股,該年光是股利就將近人民幣120萬。這個數(shù)字,甚至比許多外商公司的高級經(jīng)理人還要高。
你要如何分辨你是老板級的員工還是打工仔的員工?在華為,從你的薪資帳戶比較就很清楚。
“我們不像一般領薪水的打工仔,公司營運好不好,到了年底會非常感同身受”,2002年從日本最大電信商NTTDoCoMo跳槽加入華為、LTETDD產(chǎn)品線副總裁邱恒說:“你拼命的程度,直接反映在薪資收入上?!?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ADDING-TOP: 0px" class=tn-Powered-by-XIUMI>以他自己為例,2009年因為遭遇金融海嘯,整體環(huán)境不佳,公司成長幅度不如以往,他的底薪不變,但分紅跟著縮水。隔年,華為的凈利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他的分紅就超過前一年的1倍。
這等于是把公司的利益與員工的個人利益緊緊綁在一起。在華為,一個外派非洲的基礎工程師如果能幫公司服務好客戶,爭取到一張訂單,年終獲得的配股額度、股利,以及年終獎金總額,會比一個坐在辦公室、但績效未達標的高級主管還要高。
事實上,即使一個剛?cè)牍镜谋究葡挡锁B,起薪也比一般企業(yè)高,以第一年月薪人民9千元換算,加上年終獎金,年薪至少人民幣15萬起跳,比臺灣領22K的畢業(yè)生高上將近兩倍。
工作2年至3年,就具備配股分紅資格。在華為有“1+1+1”的說法,也就是工資、獎金、分紅比例是相同的。隨著年資與績效增長,分紅與獎金的比例將會大幅超過工資。即使是號稱重視員工福利的歐美企業(yè)都很罕見,然而這個源頭,竟然只是為了三個字“活下去”。2、26年堅持利益共享——一塊餅大家分,“要活大家一起活”出身貴州貧寒家庭,家中有7個兄弟姊妹,身為老大的任正非,從小就學會要與父母一同扛起責任。高中那年,一家人窮到得去山上挖野草根煮來充饑。偶然有一塊饅頭,父母親也會切成9等份,每個人只有一口,為的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活下去。
當時任正非的父母,把糧食存在一個個瓦罐中,沒有孩子會去動。即使高三拼考試、餓到受不了的時候,任正非也只會放下書本,自己跑到郊外去采野菜,就著米糠烙著吞咽充饑。
“我們家當時是每餐實行嚴格分飯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給制,保證人人都能活下來。不這樣,總會有一兩個弟妹活不到今天?!比握腔貞?,即使每天要辛苦工作十幾個小時養(yǎng)活一家人的父母,或是年幼的弟妹,從來也不會多吃一口。
“要活,大家一起活!”這意念從此深植任正非心中,成為他創(chuàng)業(yè)后堅持利益共享的基礎。3、不只把員工與公司的利益綁在一起,就連客戶也成為其生命共同體華為的企業(yè)文化中,第一條就是“以客戶為中心”。“華為做為一家百分之百的民營企業(yè),26年來生存不是靠政府,不是靠銀行,客戶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華為第五位員工,現(xiàn)任三位輪值執(zhí)行長之一的郭平接受采訪的時候說。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事實上,“很多公司嘴巴上說維護客戶的利益,實際上是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兩件事常是沖突的”,邱恒說。
通訊產(chǎn)業(yè)會因為技術標準、頻率波段不同,衍生出不同的產(chǎn)品,一個電信商可能會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用到三種技術標準,采購三套不同的機臺,其中安裝與后續(xù)維修費用,甚至高過于單買機臺本身。
以一個制造商的角度,當然希望客戶買越多套產(chǎn)品,才能賺取越多服務費。這個算盤連小學生都會打,但華為走了一個逆向的路:我來幫客戶省錢!為反過來站在電信商的角度思考,主動研發(fā)出把三套標準整合在一個機臺的設備,幫客戶省下了50%的成本。
“短期來看,我們是傻是虧,但長期就不見得”,邱恒說。客戶省下的錢,可以用于其他投資,研發(fā)出更新的產(chǎn)品,從消費者端賺來更多的錢,再回頭來跟你合作,雙方一起成長?!爱斔荒苜嵰粔K錢的時候,肯定無法分給你一塊五,他若能賺五塊錢,你才有機會分到兩塊甚至三塊”,邱恒道出一個簡單的商場互利邏輯。
許多技術創(chuàng)新更是從這個過程中而來:“華為是第一個把2G、3G、4G打通的人,靠一套設備就能提供多面相的服務?!惫秸f。當客戶提出問題或需求,華為的工程師會回過頭去從基礎科學中找尋解答,由此產(chǎn)生源源不絕的新產(chǎn)品與專利。
拼服務,“腦袋對著客戶”——明文嚴禁討好上司,機場接機也不行
邱恒說,一個領死薪水的員工,不可能主動去幫客戶想出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但華為的員工因為把自己當成老板,待得越久,領的股份與分紅越多,所以大部分人不會為了追求一年兩年的短期業(yè)績目標而犧牲掉客戶利益,而是會想盡辦法服務好客戶,讓客戶愿意長期與之合作,形成一種正向循環(huán)。“國際大廠比較容易耍大牌,不會愿意配合客戶要求去量身訂做產(chǎn)品,反正我給你什么就吃什么,美其名曰是教育市場,實際上是怕麻煩”,觀察通訊產(chǎn)業(yè)達10年,權威研究機構顧能資深分析師楊敬宇說。
他指出,一般派四、五個工程師到客戶端駐點就算是大手筆,華為卻可以一口氣送上一組12人的團隊,與客戶一起討論、研發(fā)出最適合的產(chǎn)品。若產(chǎn)品出問題,即使地點遠在非洲乞力馬扎羅火山,華為也是一通電話立刻派工程師到現(xiàn)場,與客戶一起解決問題,不像其他企業(yè)為了節(jié)省成本,多半用遠端視頻遙控。
能做到這程度,固然歸因于中國有全世界最便宜的優(yōu)質(zhì)人力,但能讓這群高知識工作者甘心樂意的為公司、客戶賣命,除了配股分紅的激勵機制外,也與華為強烈的企業(yè)文化有關。
“你們腦袋要對著客戶,屁股要對著領導”,這是任正非反復不斷對底下人說的話。他認為,大部分公司會腐敗,就是因為員工把力氣花在討好主管,而非思考客戶需求。
因此,他明文禁止上司接受下屬招待,就連開車到機場接機都會被他痛罵一頓:“客戶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你應該把時間力氣放在客戶身上!” 拼海外,自愿者多到要篩選——無畏福島核災,一天搶通300基站在華為總部,我們遇到的每一位員工,不論是任職超過10年的資深主管,或是剛加入不到7個月的菜鳥工程師,甚至只是負責接送的司機,都把“以客戶為中心”掛在嘴邊,像是已經(jīng)植入了DNA中。“口號人人會喊,但華為是真的落實,他的文化是活的,不是死的”,李瑞華觀察:“判斷一家公司成功與否,要看他的潛規(guī)則與顯規(guī)則是否一致,不能說一套做一套,華為不只一致,還相呼應,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華為的另外兩個文化是“以奮斗者為本,持續(xù)而艱苦地奮斗著?!?/STRONG>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的恐怖威脅下,華為員工仍然展現(xiàn)了服務到底的精神,不僅沒有因為危機而撤離,反而加派人手,在一天內(nèi)就協(xié)助軟銀、E-mobile等客戶,搶通了3百多個基站。自愿前往日本協(xié)助的員工,甚至多到需要經(jīng)過身體與心理素質(zhì)篩選,夠強壯的人才能被派到現(xiàn)場。
軟銀LTE部門主管非常驚訝:“別家公司的人都跑掉了,你們?yōu)槭裁催€在這里?”“只要客戶還在,我們就一定在”,當時負責協(xié)助軟體銀行架設LTE基站的專案組長李興回答的理所當然:“反正我們都親身經(jīng)歷過汶川大地震。”
在華為,一通電話就飛到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委內(nèi)瑞拉等世界各個角落是常有的事,往往一去就是3個月半年,而且是在最落后的環(huán)境做最艱苦的事。員工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去,但“去,就是給你一個舞臺,讓你有機會學習、成長;年底績效好,還可以多認股,多分紅,為什么不去呢?”邱恒說。
事實上,“只有最優(yōu)秀的人才能被外派到基層”,郭平說。過去在講究輩分的日本企業(yè),往往等上七、八年還輪不到升遷,但在華為奮斗10年,已是一個統(tǒng)管4千名研發(fā)工程師的中階主管。“華為的領導班子,都是一路從基層打拼上來的,只要有戰(zhàn)功,30歲當少將,管幾十億美金的合同,都是很常見的事,”《活下去,是最大的動力!》一書的作者田濤說。田濤是任正非的密友,也是華為的顧問,他分析“能者多勞,多勞者多得”,這就是華為的企業(yè)精神。任正非雖然大量導入了IBM、GE、惠普等西方公司的管理制度,卻對華爾街的金融體系非常不以為然。
在他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數(shù)字游戲就能賺進大筆財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干的人卻只能賺取微薄的工資,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所以他堅決不讓華為上市,寧可選擇把利潤分享給員工。拼活化,革除元老級“障礙”——七千人辭職再回聘,兩次新陳代謝這樣的制度并非無懈可擊,設計這套制度后,任正非還是時時刻刻在找組織內(nèi)的“黑洞”,很多人在華為工作10年,就已經(jīng)賺到可以退休的錢,這就造成了一批阻礙公司成長的“沉淀層”,工號20000之前的,被稱為是公司內(nèi)的“貴族”,享有職位與年資上的特權。為此,華為分別在1996年與2007年,由董事長孫亞芳及任正非本人各發(fā)起了一次“集體辭職”的大運動,兩次涉及的人數(shù)都將近七千人。
以2007年為例,年資8年以上員工,只要自愿提辭呈,就可獲得與年資相對應的賠償金,最低人民幣20萬元起跳。辭職后如愿意繼續(xù)留在公司,華為也會再次聘用,雖然既有股份不變,但職位與年資均按照該年的績效重新計算。
這種激進的做法引起當時輿論嘩然,中國官方甚至介入調(diào)查華為此舉是否有違法之嫌,但出乎意料的是,華為員工竟然沒有出現(xiàn)激烈的抗爭行動,辭職再回任的比率甚至高達9成。
這是因為不回任者必須在離開前將股份賣回給公司,而重聘者可能被降階降薪,但持有股數(shù)不會因此稍減,只要公司繼續(xù)成長獲利,他依然可靠持股享受分紅好處。
這個做法,讓華為一方面保全了資深者做為股東的利益,一方面又促進新陳代謝,讓一批更年輕、更有能力的人上來,擔當與其績效相符的職位。一般公司會遇到的成長瓶頸與人事困境,它再一次靠“讓員工當老板”的原則跨過。任正非在一次訪問日本歸來,體會到日本經(jīng)歷過大蕭條處境,他自行撰述的一篇文章《北國之春》中描述華為的處境:“華為像一片樹葉,有幸掉到了這個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隨波逐流到今天,本身并沒有經(jīng)歷驚濤駭浪、洪水泛濫、大堤崩潰等危機的考驗。因此,華為的成功應該是機遇大于其素質(zhì)與本領?!?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ADDING-TOP: 0px" class=tn-Powered-by-XIUMI>“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業(yè)那樣,經(jīng)九死一生還能好好活著這才是真正的成功。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華為經(jīng)過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會構成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ADDING-TOP: 0px" class=tn-Powered-by-XIUMI>在任何一個華為值得鼓掌的關頭,任正非都是采取這種當頭棒喝的做法,讓每個華為人頭腦清醒,因為他也知道天道循環(huán)的道理,生與滅其實只在一線之間,唯有如此,華為才能在充滿更多的挑戰(zhàn)中找到下一個驚喜。
該文章在 2015/8/10 14:01:50 編輯過